摘要:《聊斋志异》里有近五百篇的故事,塑造了不下百人的人物形象,在这些人物画廊中,又以女性形象占大多数。她们“虽为花妖狐媚,但多具人情”。本文所阐述的这些女性形象,她们除了外表美,最可贵的是她们有着美丽的心灵,她们或温柔或聪慧,或天真或无邪,或行侠仗义。既体现了爱情婚姻家庭生活中女性美的一面,同时也展现了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多方面的才能,丰富了古代小说的人物画廊。 关键词:文言狐媚女性形象 一 我国古典小说的发展有两个系统:一是文言,一是白话。早期出现的“志怪”、“志人”和稍后产生的唐代传奇,都是文言小说。自从宋元话本小说问世之后,白话小说步入创作的黄金时代,白话长短篇小说的创作盛极一时,文言小说则相对沉寂。在中国小说史上,《聊斋志异》是自唐传奇之后文言小说的第二个高峰。 《聊斋志异》的题材不少取自民间传说,有的则采自古代小说。据徐柯《清稗类钞》记载,蒲松龄在乡间授徒,白天多空闲时间,便独自铺张蒲席在大树下,放置了烟茶,手摇蒲扇,终日蹲着。见到行客,无论是樵夫、渔翁,都必定拦道邀请他们饮茶抽烟,谈话打谑,即使是有关床笫的粗鄙故事、市井的留言传说,他也仔细听,毫无倦容。人因为他易于接近,所以乐于亲近他,只要听到各地的奇闻,都来转述。蒲松龄晚间归来,在灯下将听到的材料加以组织,或者合数人的话为一事,或者合数件事组成一个故事,情节上力求“大抵具有首尾和波澜”。无论小说素材采自何方,作者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造,输入新的时代气息,以丰富的艺术想象力,推陈出新,表达新的思想主题。蒲松龄大约从20岁时开始创作《聊斋志异》,直到40岁左右才基本完成,此后仍不断有所修改和增补。全书有作品近500篇,内容丰富,形式多样,构成了一个瑰丽的艺术世界。 二 《聊斋志异》中描写婚姻恋爱的作品数量最多,其中大半托之于狐魅妖异,甚至草木鸟兽虫鱼,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,歌颂青年男女的真挚爱情,表现反封建礼数的精神。读《聊斋志异》,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那些生活在封建社会,却分明具有不同寻常的思想性格的女性形象:婴宁、小翠、娇娜、黄英、聂小倩、红玉、鸦头、莲香、连城、小谢……正是这些异彩纷呈而又呈露“野性”的女子,共同组成了《聊斋志异》最富魅力的女性形象系列。她们美丽纯真,洗净了世俗的尘埃;开放大胆,摆脱了礼教的羁绊,表现出与温柔敦厚的旧式女性迥然相异的性格特征。 婴宁就是这样一位狐女。幼年时狐母去世,跟着鬼母生活在远离人群的偏僻乡间。长大后,她如一朵盛开在山野的小花,妩媚多姿,天真烂漫,娇憨活泼,不拘礼节。16岁时,她与青年书生王子服在郊外邂逅,彼此一见钟情,结为夫妻。婴宁是人和狐的统一体,在她身上既有人性,也有狐性。说她有人性,是她与人一样有七情六欲,情感丰富。她与王子服初次相见时,捻花而上,遗花而去,使花成了两人的定情物。说她有狐性,是因为她有人做不到的神通。她自幼未受多少教育,但“操女红精巧绝伦”;西边的邻居对她不怀好意,她可以幻化出枯木巨蝎,使那男子受到惩罚。爱笑、爱花是婴宁的独特个性。封建的闺训要求女子目不斜视、笑不露齿,可是婴宁偏偏不分场合,不看时间、对象,毫无顾忌地“放声大笑”,她郊游时笑,会客时笑,拜见婆婆时笑,甚至行婚礼时也“笑极不能俯仰”。她的可爱在于单纯野气不知世俗伦理,她简直就是笑的精灵。 《小翠》可以视为《婴宁》的姊妹篇。聪明美丽的小翠也是一位狐女,而且同样乐观开朗,无拘无束,不遵守封建闺范。她的特点是“善谑”,什么玩笑都敢开。她终日欢笑,同痴丈夫与众丫鬟们一起嬉欢游玩,一会儿把脂粉涂在丈夫脸上成“花面如鬼”,一会儿“复装公子作霸王,作沙漠人”,甚至把布球踢到公公脸上,遭到责骂,也只是低头微笑。她用皇帝穿的衮衣旒冕打扮自己的丈夫,以为戏谑,简直不把赫赫皇威放在眼里。蒲松龄以赞叹的笔墨塑造这个无法无天的少女,表现了他对封建礼法的蔑视。
《娇娜》中的女主人娇娜也是个率真大胆的狐女。她按照自己的意愿大胆地与男子正常交往,建立起真挚的爱情,毫不顾及封建舆论的非难。当朋友生命垂危之际,她更是大胆地当着他人的面,“撮颐度丸,接吻呵气”。如此大胆勇敢的举动,在大力倡导“烈女贞妇”的当时,简直就是“非礼”与叛逆。 |